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学校现有:青山、明秀、五合(在建)三个校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万余名。 学校设有商贸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智能与...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71-5312199,0771-530010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学校排名
245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辽宁省第一所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原辽宁省电大盘锦分校、盘锦师范学校和省政府批准筹建的盘锦师专。第一任院长由全国知名教育家魏书生担任。2000年,盘锦市财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盘锦市卫生学校并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8月学校搬迁到辽东湾新校区,由此踏上了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学校现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6.5万册,是一所拥有全日制在校生95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200余人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现有九个二级学院,开设29个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医护、经济、教育等专业。学校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学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 x证书试点院校、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基地、ahk中德(辽宁盘锦)双元培育示范推广基地、辽宁省“兴辽卓越院校”建设单位。2021年11月,成功加入“一带一路”康养职教集团,2022年7月,成为香港新华集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已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学校深化“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成果导向”的有效课堂认证,全面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育人成效显著。2016年至今,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以及行业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各类比赛共获奖173项,其中学生技能竞赛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三等奖8项;荣获辽宁省一等奖21项、二等奖62项、三等奖81项。我校教师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荣获辽宁省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7项。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覆盖盘锦市及辽宁省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医疗卫生、财经商贸、现代物流、学前教育等行业领域,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深受社会欢迎和行业企业认可好评。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25人,其中专任教师428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5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为63.93%。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显著,拥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名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6名辽宁省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1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百层次人才”、6人入选“千层次人才”。教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奖项5项,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奖项25项。1人担任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担任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五年来,学校教师获批230余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获得省、市级教研成果奖和自然科学成果奖200余项,获得专利130余项。 学校始终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创新、校际紧密结合”的办学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引进国际双元培育模式,与德国国际教育机构(bsk)、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ahk)深度开展职业教育双元培育合作。构建了“矩阵协同、动态轮转、行动导向、精臻定制”的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盘锦模式,实践了“三站互动、动态轮转”的“四阶段”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基于行动导向的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成果。取得了国际通用标准标志性成果4个,编制中德双元培育教学标准3个,打造2个ahk中德国际化教学团队,建成了2个ahk中德教学资源库,建成了ahk中德(辽宁盘锦)双元培育示范推广基地。使学校成为一所内涵特色鲜明、立足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基地、社会培训基地、技能鉴定基地。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艺周厚、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把“优品质、强技能、好习惯、健身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推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幸福工作,一切为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治理理念,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聚沙成塔,真抓实干,持续提升治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服务盘锦区域经济发展、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奋力谱写建设“兴辽卓越院校”新篇章。 【获得荣誉】 ★ 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 ★ 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先进集体 ★ 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 ★ 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盘锦市文明单位 ★ 盘锦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盘锦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正邦路999号 电话:0427-2936777 2936004 6952899 邮政编码:124000 学校网址:http://www.pjvtc.edu.cn 传真:0427-8650505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风光秀丽、钟灵毓秀的大连市大黑石国家旅游度假区。背倚青山、面朝大海的花园式海景校园,为培养莘莘学子具有海一样豁达、坚韧、拼博的品格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院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设有财经商贸系、现代服务系、信息工程系、装备技术系、医养康护系,大连新港通关技工学校——“五系一校”,开设44个社会急需及热门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渠道升本、读研,出国留学,全方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含金量。 学院办学理念超前,以“提高质量、创建品牌、建设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为办学目标,实施“素养 能力 知识”教育工程。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成了“教、学、做、创”一体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华为共建“枫叶—华为云学院人工智能中心”,为学生提供覆盖全国的实践基地和就业网络。为辽宁省“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学习始终,入学即创业,自食其力上大学。多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高达98.87%,在辽宁省名列前茅,毕业生供不应求。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兴伟学院
学校介绍 上海兴伟学院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自由贸易区,是一所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由上海兴伟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举办。 学校前身为“上海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始建于2001年4月,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12月,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上海兴韦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014年2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改制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上海兴伟学院。 学校占地23.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3.83万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田径场、体育馆、室内健身房、多媒体实验室、学生活动中心、数字化校园等,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要。 现开设英语和国际商务两个本科专业。英语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国际商务2017年开始招生。2020年6月和2021年6月,学校分别被增列为英语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以“小规模,高水平、非营利”为办学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主动融入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同时,秉承“自由、激情、致良知”的校训,坚持“德育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的办学理念,培养知行合一、有国家意识、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责任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坚持小班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和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感受,实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差异、注重学生不同阶段发展需求,通过具体的教学模块,搭建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发展平台。 学校聘请国外知名大学教师、文化学者、社会贤达和企业管理者,组成学校的教学团队、教练员团队;与多所国内外著名的高校、教学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教育教学合作,实行跨校选课、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共建实践类课程基地,深度推进博雅教育办学特色。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和社会,但都会有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梦想。兴伟正在努力打造年轻人追逐自己人生目标的教育环境,全体教师将和你们一起去试错、去尝试、去寻找。当你离开兴伟时,最大的收获就是对生活充满信心,成为更好的自己。兴伟也会给你留下一段与众不同而令人羡慕的大学生涯,这里的博雅教育将会使他/她终身受益。 委员会简介 为更好地践行“德育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办学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等为教练的学生委员会,让学生最大程度介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工作,学校特别设立了行政事务委员会、宣传委员会、教学事务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招生委员会、人事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后勤委员会和信息与图书管理委员会等9个学生委员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制度机制。 coc:院办委员会 协助办公室参与学校日常行政事务管理;汇总各学生委员会会议记录;收集和储存学院的资料、档案;完成上报材料的归口管理;完成会议安排、公务接待等。 pc:宣传委员会 协助办公室负责学校的宣传工作,收集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各学生委员会重要信息;及时更新学校网站、宣传栏、文化墙内容;负责学校的官媒报道内容。 eacc:课程安排委员会 协助教学处负责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安排工作;负责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负责选课系统populi的管理;跟踪分析课程教学执行情况。 sac:学生事务委员会 协助学生处、团委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组织开展各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学生团建活动和学校重大节点活动;负责制订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生活动制度。 ac:招生委员会 协助招生办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建立招生工作渠道、负责招生宣传、考生咨询、考生面试、新生录取、登记报到、家长接待等工作;拜访和联系其他高校;参加现场咨询会和宣传品制作。 hr:人事委员会 协助人事处参与学校的人员管理;参与签订全职教师、兼职老师、短聘教师等人事合同;制订和完善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跟踪分析教师教学情况。 fac:财务委员会 协助财务处参与学校财务管理,负责统筹全年学校年度资金预算安排,协调各学生委员会的财务管理工作;制订和完善学校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学校资金的使用。 lc :后勤委员会 协助后保处负责学校的后勤、安保、物业、维修、客房、食堂宿舍等管理;参与签订学校与第三方的保洁、绿化、虫控、基建项目的合同和管理;制订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itl:信息与图书管理委员会 协助信息与图文中心负责全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参与学校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维修、维护;负责图书馆的图书、电子信息资源的采购;负责图书馆的日常运行管理和服务。 学生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若干名,成员人数不等。主任任期一年,每年10月份进行换届。学生委员会是学院实践类重点建设课程,学生完成委员会工作是领导力课程的重要内容,纳入课程考核,并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9年,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以工科为主的民办高职学院。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共4个系,以及基础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学部。涵盖机械设计、机电设备、自动化、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商务和海上乘务等7个专业类别。并在校生近5000人,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 海滨城市 风光旖旎。 学院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大连。大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学院位于大连的金普新区,这里东临迅速崛起的装备制造业园区,西靠风光秀丽的金渤海岸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市”外桃源,独有静谧,是莘莘学子实现梦想的第一高地。 设施先进 条件优越。 学院占地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图书馆以及体育场等教学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93.12万元;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技能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此购置了技术含量高、性能优越的仪器设备,学院投资2800万元建设实习实训中心,中心涵盖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电工、焊接技术、钳工技术等六个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500多人实习实训。 群贤荟萃 名师强校。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充分发挥大连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学院制定特殊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并聘请了大连高校的知名教授、行业专家来校任教,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有教职工328人,专任教师168人。专任教师中副高职以上职务4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4%;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4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8%; 内涵建设 特色强校。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学院以现代企业升级转型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理实一体化”、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环节模块化等改革策略。学院坚持校企合作,课证融合,开展中级工证、高级工证、cad证、计算机证等十多个工种的考证工作,学生的获证率为96%。学院与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为学院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拓宽渠道 高质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建立了全程指导教育、全程跟踪管理、安置全员就业、重点帮困的“四全一重”的就业管理模式。拓宽了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的对接、订单班直接就业、政、校、企合作就业、学院推荐就业、企业招聘就业等“五种”就业途径。我院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5%以上,中央电视台、大连电视台多次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了特色报道。 立德树人,服务为本。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宗旨。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展突出时代精神、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助困与扶志”、“助困与自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通过开展“四个文明”、“校园十佳”、“励志模范”、“勤工助学”、“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励志成才,完善人格,关爱心灵,构建温暖包容的心理健康氛围。 诚信办学 美誉八方。 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法办学,施“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经过全院师生努力拼博,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十大诚信单位”、“全国十大最具就业竞争力学校”、“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高校文明食堂”等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院人才培养的工作评估;2014年完成了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机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的建设任务,获辽宁省财政厅拨付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2015年1月,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百所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在辽宁省首批试点的4所高职院校中唯一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2015年8月,学院被确定入选大连市公共实训基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国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办学近70年来,培养了大批文化艺术专门人才,为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是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浙江培训基地、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基地、浙江省文明单位,也是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水平较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异,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唯一一家连续三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高职艺术院校,是高职表演艺术类国家级14个专业教学标准拟制工作总领衔单位。学校2012年被授予“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优质高职校”建设计划。2019年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单位”。2020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高职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分滨文路本部校园和东冠校区,占地 230 多亩,建筑面积 11 万余平方米。目前全日制在校生5197人,教职工563人,设有戏曲、音乐、舞蹈、设计、戏剧影视、手工艺、演艺与教育等七大二级学院和附属中专(浙江艺术学校)、基础教学部(公共体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实践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共开设29个专业,其中戏曲表演专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戏曲表演、戏剧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声像工程技术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戏曲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是省级优势专业,戏剧影视表演、舞蹈编导、文物修复与保护、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声像工程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名师荟萃、人才辈出,为浙江文化事业培养了大批文化艺术人才。文艺教育家黄源、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越剧表演艺术家姚水娟、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竹笛艺术大师赵松庭、音乐教育家周大风等先后在校任教;培养出越剧艺术家茅威涛、戏剧导演杨小青、央视主持人董卿、影视演员周迅、舞蹈家山翀、民族器乐演奏家詹永明、吴蛮、形象设计师毛戈平等大批杰出校友。兴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又培养出享誉全国的戏曲新秀陈丽君、王恒涛、青年舞蹈家殷硕、沈徐斌、青年歌唱家钟丽燕以及戏剧影视演员、舞美设计师和音响灯光青年专家等一批优秀校友。学校现有文旅部优秀专家1人,省文旅厅优秀专家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及培养对象12人,入选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教师4人,省级文化创新团队11个,聘任行业名家名师特聘教授34人,成立专家工作室12个。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发展,在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长期广泛面向全国和全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层次各异、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培训工作,形成了社会培训的浙江品牌;浙江公共文化管理学院在整合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和非遗保护等相关教学资源及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基础上,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学历教育和文化队伍培训“双轮驱动”。学校紧密围绕文旅深度融合战略部署,助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内涵发展,强化办学基础保障,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双高”院校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艺术职业院校,树立中国艺术高职教育浙江样本,为“重要窗口”建设增添艺术职业教育成色。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18号 邮编:310053 电话:0571-87150009 传真:0571-87150043 网址:www.zjvaa.edu.cn email:bgs@zjvaa.edu.cn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邮电学院)是 2004 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专科层次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为目前安徽省内惟一的通信类高等院校,也是华东地区首家独立设置的高等通信职业学院。 邮电学院前身是有着 70 多年历史、被誉为“安徽邮电黄埔军校”的安徽省邮电学校,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也是全省邮电职工教育的重要培训基地。邮电学院坐落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文教单位聚集的蜀山区潜山路382号,校园环境优美,建筑典雅,花木繁茂。周边交通便捷,有3、8、22、快速公交4、48、124等多条公交线路直达,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均汇经此处。学院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教职员工300余人,建有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的近百名兼职教师库,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33%以上,硕士及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81%以上。 近年来,学院积极接应“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五高地、一示范”战略,紧紧围绕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始终紧贴行业前沿,学院下设计算机与网络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公共与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数据与商务学院,开设现代通信、物联网、信息安全、轨道交通信号等14个前沿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院级重点专业6个。在专业建设上,学院大力推行专业与产业紧密藕合,专业设置覆盖通信产业链,着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有效衔接,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学院坚持“岗课赛证”融通,持续为教师、学生赋能。学院大力推行“1 x”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纳入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院不断深化“三教改革”,倡导基于“1 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合”型教材的开发;进一步推广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课堂革命,打造优质课堂。充分利用学院专业课程的通信行业特色和办学优势,转化成课程思政的育人资源,在专业课中融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精神”等思政元素。 近年来,毕业生招生就业形势两旺。学院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紧贴行业需求、注重实践技能、教学质量好,为学院赢得了良好口碑。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率100%,优质生源充足,2022年新生报到率达94%。学院与安徽通服、合肥轨道、中银商务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为学生打造就业直通车,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70多年来,学院为通信行业、企业培养了近十万余名优秀人才,他们活跃在通信信息行业,成为企业的技术专家和管理精英,成为推动安徽及华东地区通信发展的核心力量。 邮电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徽省理论宣讲示范基地、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连续9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连续12届获得省直三优文明单位等称号。 走进新时代,邮电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职教育前途广阔、大有作为”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努力培养更多通信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网络强国、数字江淮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导举办、社会力量参与举办的全国首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学校是山东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办学试点单位、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培养合作单位、山东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基地、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二批信息化教学试点单位。 学校坐落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位于渤海岸边、莱州湾畔,毗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潍坊港和白浪河游艇旅游码头。学校占地822亩,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9470余万元。设有航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港航管理学院、邮轮游艇学院、航空学院、电商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健康管理学院、五年制大专学院、中职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健康管理、口腔医学技术、中医康复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会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电子商务、空中乘务、高铁乘务、表演艺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42个专业。 办学定位 办学理念 办学定位: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和“海洋强省”战略,深化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建设地方知名高校。育训并举培养现代海洋产业亟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办学特色:以“海”为本,混合所有制多元主体办学,校企协同育人。 校训:积跬步 至千里 校风: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教风:崇德尚能 教之有道 学风: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 山海模式 引领混改 建校以来,学校探索实践了“院校整体、二级学院、公共实训基地”等层面的“大混套小混”混合所有制办学格局。逐步形成了混合所有制办学“山海模式”:以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资本合作办学、动态性产权变更、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为重点的“多元主体办学机制”;以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的内部运行机制为重点的“现代法人治理机制”,建立了各类资本、师资、课程、文化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初步构建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极大的激发了办学活力。 学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先后为20多家职业院校提供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方案。2016年以来,共有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余家院校、企业、政府部门前来交流混合所有制办学。2018年1月,学校牵头成立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被推选为理事长、秘书长单位。先后在山东潍坊、贵州六盘水、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组织召开5届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研究联盟办学研讨会。2021年,学校分别举办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研讨会”和教育部职成司主办的“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讨会”。学校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蹚出路子、提供借鉴。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学校通过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以混合所有制模式先后引进5家企业社会资金9300余万元,共建3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项目“股份制海洋工程(opito)公共实训中心”。先后与歌尔集团、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中船舰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山东博能电力集团、潍坊滨海旅游集团等企业共建9个产业学院,歌尔匠造产业学院入选首批潍坊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 学校与招商局集团、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一体化育人。联合举办航海技术等专业定向委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班,获批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控股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把人才培养和储备前置到学校,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派遣行业专家进校教授专业技能,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立德树人 服务社会 学校是山东省高职航海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轮机管理3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牵头开发单位。拥有山东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群1个(航海技术专业群)、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2个(航海技术专业群、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航海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团队1个(航海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航海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课题)80余项。学校与中国海洋大学在港口与航运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4个专业开展专业共建,探索职普融通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学校具备交通部海事局认可的16个培训类别33个培训项目资质。近三年,涉海社会化培训达到每年3万人次规模,年培训规模占到全国7%、全省26%。近5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7%以上。涉海类毕业生国际化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收入达到3000美金以上,得到包括中外运长航、马士基船公司等知名企业的广泛认可。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是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全国首批阳光留学教育试点单位。学院由一批海外归国学者创办,拥有中外结合双师型教师24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71人,许多专家教授均有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具有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和深厚的国际教育背景。 华澳学院自建校以来,全力打造出国留学特色品牌,经过多年的努力,已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所院校建立广泛合作关系,构成国际化教育交流网络。其中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莫道克大学、詹姆士库克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美国玛丽维尔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韩国又松大学,泰国博仁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国际学院、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等名校均与华澳学院签定了友好合作协议,学分互认,专业共建、师资互派、资源共享。学院至今已有近2000名学生通过"2 2"国际专接本硕模式,顺利进入国际知名院校继续深造,毕业后学历通过教育部认证,成长为国际化的商务人才。 学院在外语教学中采用中外教合作,分级教学、小班授课和一对一辅导等多项有效措施,使学生连续十一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并代表山西参加全国决赛;连续五年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并担任主会场翻译;连续三年作为和约单位参加太原煤炭博览会志愿者活动,获得语言"免培训单位"称号;上海世博会上,由华澳学院76名学生组成的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志愿服务团,他们的精彩表现,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学院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在校内已经创建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华为网络工程师定向班、云智慧物联网应用技术定向班等,并于世界服装鞋帽网、当当网、源新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斗星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定制化职业人才培养。 学院将继续秉承“国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教学方针,坚持国际化、职业化教育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商贸管理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是由运城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医学职业院校,2011年10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教育部备案,其前身是1970年创办的运城地区卫生学校。学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校园占地38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西依舜帝公园,东邻运城学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学院现有教职工305人,其中专任教师228人,“双师型”教师130人,高级职称教师46人,硕士研究生110人,国家级职业教育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7人,曾在省内外各类学术团体担任会长、理事长、理事15人,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8人。学院重视教学研究,2000年以来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25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0部,出版专著17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生源地分布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现有教学创新团队13个,名师工作室3个,院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其中牙体形态与机能学为“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培育建设课程”。 学院下设护理系、口腔系、临床医学系、医学技术系和医学基础部、普通学科部、思政部及一所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口腔医学、护理、助产、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针灸推拿、老年保健与管理等10个高职专业,形成了以护理教育和口腔医学教育为主、医学技术教育为辅的办学格局,并积极进行临床医学类专业建设。护理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山西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山西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山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运城市133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助产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重点专业”。 学院建有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设施先进的教学大楼、实训楼、图书大楼、学生公寓、多功能餐厅和大礼堂、运动场,为全院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学院建有护理、基础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共十大实训中心,实训室总面积10280m2,仪器设备总价值2970余万元。学院图书馆藏书28万册,电子图书13万册。拥有医学教学素材库和临床知识库2个教学资源平台。 学院坚持依托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瞄准职业岗位,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推进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全省及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了11个校外教学医院和130个实践实习基地。联合22家医疗机构、企业和院校,牵头组建了运城市卫生保健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开展校际交流合作,荣膺黄河金三角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康复专业联盟成员单位、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卫生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建校52年来,护理学院人立足河东大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创新实践,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精业尚能,厚德济生”的校训,树立“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求是,表率敬业”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砺能笃行”的学风,大力弘扬“明德至善,精勤不倦”的校园精神,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医学人才,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与广泛赞誉。 学院先后获得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山西省三八红旗集体、山西省园林式单位和运城市模范单位、运城市文明单位标兵、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运城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15年,学院顺利通过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承办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口腔工艺赛项。2016年以来,护理、口腔、检验、康复等专业师生在全省及全国讲课比赛、职业技能大赛上荣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53个、三等奖71个。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面对新征程和新使命,学院提出“创建一流院校,打造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创造灿烂辉煌明天,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座落在风光旖旎的粤东滨海城市——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是一所由汕尾市人民政府创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遵循“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内涵发展、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生命线”的观念,坚持内涵发展,注重抓好教学质量,严抓考风考纪,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建设和校风的形成;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开展职业资格考核认定,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自2001年升格以来,在上级党政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学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工作水平评估,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约640亩(410亩为新校区待建用地),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775.76万元;图书馆藏书47.71万册;校园内无线宽带wi-fi全覆盖。学校设有海洋学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公共教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9个二级学院。开设47个专业,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专业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广州市达内软件职业培训学校联合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设立在我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39人,教职工654人,其中专任教师45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正高)24人、副教授(副高)85人,博士56人,硕士269人,双师素质教师221人。 学校积极搭建“两院两站”协同创新平台,与汕尾市科技局、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局合作成立的汕尾市创新工业设计研究院、汕尾市海洋产业研究院。2015年,“两院”均被评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共汕尾市委组织部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科院南海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在我校成立了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人才驿站;设立汕尾市海洋产业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一名,积极开展水生物防病治病研究,为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深汕创新创业基地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成功承办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省内外海洋装备、海洋生物、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互联网、电子商务、装潢设计等行业企业,与我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我校构建了政校行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平台。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在各类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中屡获大奖,其中,五届蝉联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沙盘大赛一等奖,荣获全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一等奖,三年蝉联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等、idt无线充电应用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第一名。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华南师范大学开放学院开展“相沟通”办学,共开设12个专业,在校专科生可免入学考试报读相同或相近本科专业,修完本科课程考试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省自考委及华师大联合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可申请华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学院设有“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深汕创业基地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毕业生提供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根据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开设入学绿色通道。学生可申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实行院内奖学金制度,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勤工俭学岗位,并协助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 学校立足汕尾地区,面向全省招生,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临海、临港优势,推进特色发展,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学院代码:12765 电话:0660-3362144 传真:0660-3371568 网站http://www.swvtc.cn/index.htm 微信公众号:gd-swvtc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文德路 邮编:516600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